假日我在岗丨“科学”号科考船船长乔鑫—— 在遥远的西太平洋过中秋

Connor 欧易app 2025-10-07 3 0

假日我在岗丨“科学”号科考船船长乔鑫—— 在遥远的西太平洋过中秋

“科学”号科考船船长乔鑫——

在遥远的西太平洋过中秋

“我们正在西太平洋约北纬3°,东经150°附近海域科考作业,这里属于赤道无风带,海况较好,可以在遥远的西太平洋度过一个相对安稳的中秋佳节啦。”10月6日,“科学”号科考船船长乔鑫接受记者微信采访时说:“我们9月8日从青岛启航,本航次预计65天,大约11月上旬返回青岛。”

“本航次,‘科学’号主要在西太平洋进行大面站的数据采集分析,现在作业比较顺利,但是航次中受台风‘桦加沙’和‘博罗依’的影响,我和首席科学家结合台风发展情况,及时调整站位的作业顺序,在保证船舶安全的情况下,顺利完成了既定科考任务。”乔鑫说,深海大洋情况千变万化,海上科学考察也不是一帆风顺的,有时候会看到“春江潮水连海平”的宁静,但大多数都是“无边波浪拍天来”的波涛汹涌,船舶也会最大摇晃到30度,能高效安全地完成科考任务需要船上人员专业的技术、充足的经验以及先进的设备多方面的配合,“我相信这个航次我们也会克服种种困难,圆满完成航次任务”。

本航次搭载了30名科考队员,据介绍,本航次也是“科学”号的第77个航次。“科学”号2012年交付使用,13年的科考时间里,已累计出海考察近3000天,平均每年240天远离家乡、远离陆地。航程近45万海里,相当于绕地球22圈,从黄东南海到西太平洋再到寒冷的白令海,先后11次跨越赤道,都有“科学”号的足迹。有5200余名人员跟随“科学”号出海,这些累累硕果离不开船上每位船员、队员的辛苦付出。

假日我在岗丨“科学”号科考船船长乔鑫—— 在遥远的西太平洋过中秋

展开全文

“科学”号科考队员在海上作业。

“‘科学’号现在装备的科考设备可以用三个词形容,前沿新锐,国产替代,集成智能。”乔鑫说,“科学”号系统性集成了一大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国产化新锐设备,覆盖了海底地形勘测、水体综合探测、生物多样性调查等全链条科研环节。这么多年也清楚地看到了国产设备的进步,“科学”号刚下水时好多设备都是国外进口,而现在从实验室的海洋重力仪,再到驾驶台的导航设备北斗系统,都用上了我们的国产设备,全海深多波束测深系统、无人缆控潜器(ROV)在今年年底也将相继国产化。好多先进的国产设备也跟随“科学”号出海海试。可以说,“科学”号不仅见证了国产设备的发展,国产设备也让“科学”号更加先进。

乔鑫是2012年“科学”号交付的那一年来到“科学”号工作的。他说:“我能为祖国的海洋科考事业贡献一份力量深感荣幸。这十几年间,我跟随‘科学’号执行了近40个航次,航程20多万海里。从三副到船长,不仅学习了专业知识,也对海洋科考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,这是一份工作,更是一份信念。”

“科学”号运行13年来,有12年在海上度过了中秋。中秋节期间正是西太平洋及南海的黄金作业窗口期,几乎每一年的中秋节,“科学”号都会在海上度过。乔鑫介绍,“我们在出航之前就准备好了月饼及聚餐的食材,中秋当天计划组织全体人员一起包水饺,组织海上中秋晚会,希望在大洋上,通过可口的饭菜,精彩的文体活动,缓解大家思乡之情。”

(大众新闻记者 薄克国 通讯员 孟庆超)

责任编辑:刘小歆 李洪翠 唐亚迪

大众新闻原创内容,未经授权不得转载

转载事宜请联系大众新媒体大平台 联系电话:0531-85193469
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