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郁:理财净买入规模持续下降,年底将转向基金?
中新经纬12月4日电 题:理财净买入规模持续下降,年底将转向基金?
作者 刘郁 广发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
近期各类固收资产收益表现分化加大。在机构行为方面,理财配置规模持续下降,基金情绪回暖,险资买入量减少。年底市场投资机会将发生哪些改变?
具体来看,理财净买入规模持续下降,季末效应初现。根据银行业理财登记中心、普益标准、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数据统计,11月27日至12月1日,银行理财存量规模当周环比缩减486亿元至27.61万亿元,背后原因或是广义银行系统仍然面临一定的资金压力。一方面,11月1M(1个月期)票据利率整体维持在高位,且大行在11月中下旬开始便转为净卖出,大行这一行为往往也对应新增贷款需求较强,因此11月银行信贷投放可能出现年末回暖的状况;另一方面,银行在负债端已然面对着居高不下的存单发行成本。在资产和负债两端的冲击下,回流部分“理财规模”或是银行系统解决当下资金问题的有效手段。机构行为方面,存续规模下降也使理财配置能力有所减弱,当周理财净买入规模进一步降至113亿元,显著低于前一周的544亿元,而之前两周在910亿、916亿元。
图1 银行理财买入规模持续缩减,存单由净买入转为净卖出
展开全文
图2 银行理财产品存续规模(截至2023年12月1日)
相比之下,基金由卖转买,情绪回暖。由于大部分非银机构提前“跨月”,截至12月1日当周跨月压力缓解,资金面在11月月末时点整体宽松,带动基金配置情绪回暖。根据万得、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数据统计,前一周基金净卖出175亿元,截至12月1日当周基金重回净买入,规模为471亿元。分券种来看,基金着重增持中短期利率债,减持同业存单。
图3 基金由卖转买,着重配置利率债
总的来说,基金情绪有所回暖。结合机构行为来看,截至12月1日当周基金整体重新转为买入,利率债主要买入3-5年品种,并买入7-10年国债,信用债整体买入规模略低。经历市场定价后,利率曲线已经全面平坦化。策略方面,短端可以考虑提前布局3M(3个月期)左右利率债或存单,博弈曲线凸点带来的保护属性;长端利率的不稳定性仍存,以波段机会为主。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