防控如何更精准?近期防疫热点问答汇总
防控如何更精准?近期防疫热点问答汇总
近日,结合疫情变化形势,全国多地正在优化调整防控措施,给出了地方版的“防疫手册”。如,广州、石家庄、郑州等地正积极落实“快封快解、应解尽解”,恢复生活秩序。重庆提出,对于老年人、孕产妇等密接,家里有条件的可以居家隔离。北京、郑州还提出,对长期居家老人、每日网课学生,没有外出需求的可以不做核酸等。但对于优化的防控措施仍有许多问题,为了最大程度减少带来的不便,更精准的防控,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有关专家回应近期防疫热点问题:
核酸检测遇到“十混一”怎么办?
单检复核确认阴性,及时判定是否属于密切接触者(一般24小时内),不是密接的话立即解除隔离。
摄影:宁颖
做核酸是否是硬性要求?
核酸检测针对不同情况要适时精准,核酸检测并不是越多越好。省会城市和千万级人口以上城市疫情发生后经流调研判,传播链不清、风险场所和风险人员多、风险人员流动性大,疫情存在扩散风险时,疫情所在区每日开展1次全员核酸检测,连续3次核酸检测无社会面感染者后,间隔3天再开展1次全员核酸检测,无社会面感染者可停止全员核酸检测。
没有发生疫情的地区不得扩大核酸检测范围,一般不按行政区域开展全员核酸检测。
如何减少做核酸的感染风险?
规范戴口罩、不聚集、与前后的人保持1米以上距离,要等前面的人走后采样员手部消毒后再上前,不触碰采样台任何物品,采样后尽快戴口罩迅速离开。
展开全文
摄影:宁颖
风险人员判定依据是什么?
在疫情传播风险不明确或存在广泛社区传播的情况下,可适度扩大高风险区域划定范围,但要及时通过核酸筛查和疫情研判,快封快解。对风险人员的判定要以现场流调为依据,不得通过时空伴随扩大范围,造成大面积的“误伤”,最大限度降低因疫情给群众带来的不便。
用硬质围挡等封堵楼宇通道行不行?
不行!严禁!若基层社区管理者、小区物业管理者存在封堵安全出口、疏散通道、消防通道等行为首先已违反消防法有关规定。
在医院等重点地区周边实施“一刀切”式硬性隔离、设置路障也不可取,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》第五十条,阻碍执行紧急任务的消防车、救护车、工程抢险车、警车等车辆通行是违法行为。
楼/单元反复有阳性,封控时间会不会不断延长?
假如楼里反复出现阳性,说明持续存在社区传播风险,这种情况不符合解封条件,的确可能会延长封控时间。但只要符合解封条件,就要及时解封。
解封条件:高风险区连续5天无新增,且第5天风险区域内所有人员完成一轮核酸筛查均为阴性,降为低风险区。同时,如传播风险较低,密接已及时管控,经研判无社区传播风险,可不划定风险区。
居家健康监测可以外出买菜吗?
居家健康监测外出买菜不可以,但各地各社区应加强物资供应保障,就医做核酸等特殊需要可有限度外出佩戴N95/KN95颗粒物防护口罩,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,居家健康监测特殊人员所在街道/社区应提供保障和关爱。
二十条优化措施提出科学精准防控疫情,为什么个别地方还是出现了层层加码的情况?
当前,国内疫情防控形势非常严峻复杂,地方防控压力大。为了尽快控制疫情,个别地方出现了层层加码的行为。目前群众反映的主要问题包括3个方面:一是一些地方采取的防控措施不精准,对群众的生产生活影响比较大,且与国家政策不符;二是个别基层工作人员工作方法单一、态度生硬、缺乏耐心,与群众沟通不畅;三是少数地方涉疫信息发布不及时、不充分。
要整治层层加码,地方党委和政府必须落实属地责任,严格执行国家统一的防控政策,对于随意封校停课、停工停产,还有未经批准阻断交通、随意采取“静默”管理、随意封控、长时间不解封、随意停诊等各类层层加码行为,要加大通报、公开曝光力度,对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依法依规严肃追责。我们将及时有效解决群众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,让各项工作做得更精准、更有温度。
辟谣!北京将取消查验健康宝
近日,网传北京市“全面放开”“停止社会面核酸”“取消查验健康宝”等消息。北京市防控办发布消息:这些网传内容为不实消息。
北京市整体疫情态势虽然稳中趋缓,但仍处高位运行且分布面广,主要流行毒株BF.7传播力强、隐匿性强,绝不可掉以轻心。北京市认真落实第九版防控方案和二十条优化措施,根据疫情发展形势,分区分级分类动态优化疫情防控措施,推动核酸检测、追阳判密、流调管控、转运隔离等工作科学精准高效,努力遏制疫情上升势头,全力做好生产生活服务保障,及时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。感谢广大市民对防疫工作的理解、配合和支持。
来源:小康头条综合人民日报、北京日报微信公众号、人民网、澎湃新闻
责编:武金洋
校对:周经韬
审核:王芳
点击进入中国小康网!
评论